成朝庭(DCF研究所创始人)
2020.06.09


导读

美中对抗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指导性范式,几乎所有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都必须在这个大框架下看待。目前,欧盟和德国面临着棘手的选边站队问题,摆在眼前有三种选择:1. 联美遏华;2. 联华制美;3. 保持等距,坐山观虎斗。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加之中国方面发起的一系列激进攻势遭遇强劲反弹,目前看来第一种呼声日渐高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期德国和欧盟媒体巨头和智库精英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媒体巨头

危机总有结束的时候,新冠病毒危机同样如此。当找到了对抗病毒的疗法、以及经济衰退恶果展现的时候,澄清世界秩序就比什么都重要了。更具体地说,就是联盟和站队问题。欧洲应如何站队?是站在美国这边还是中国那边?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

说这番话的人叫Mathias Döpfner,是德国媒体帝国Axel Springer公司(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出版集团,有1万5千名员工)的首席执行官和共同所有者,旗下拥有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和《世界报》等媒体,其目标是成为数字新闻业的世界市场领导者。Mathias Döpfner被称为德国自由主义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和意见领袖,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效力于Axel Springer公司的数目庞大的记者群体,一定会充分领会领导精神,大大扩张其覆盖面和影响力。

Mathias Döpfner

在2020年5月3日,这位德国最著名的媒体人向《世界报》的读者,进而向德国政界和德国人民,发出了如下呼吁:

1. 世界上只有一个民主的超级大国:美国;同时,世界上只有一个不民主的超级大国:中国。所以,只有两个世界强国。

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也许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近现代史上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从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0.18%下降到今天的15.03%,欧盟的比重从23.5%下降到16.05%,而同期中国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4%上升到19.24%(笔者注:按购买力计算)。在美欧中三大经济强权中,中国的总量已经跃居首位。

3. 欧洲想成为世界强权之间的一极,但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宠儿。新冠危机过后,我们必须做出承诺。

4. 美国已经决定与中国脱钩,欧洲最终也必须做出抉择,如果它不希望自己的自由受到北京越来越多的压制。现在做决定还不是太晚,尽管经济上将遭受重大损失。我们是要站在不完美的民主国家(美国)这边还是完美的专制国家(中国)那边?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能两全其美,必须站在美国一边。

5. 虽然选边站队问题因特朗普而加剧,但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本人。事实的真相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即便在一个更民主的政府之下,也不会改变,因为对华强硬是跨党派共识。

6. 根据德国Robert Koch研究所的评估,新冠病毒爆发后,在决定性的最初几周时间内,中国方面讳莫如深,然后轻描淡写,继而允许病毒全球传播。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衰退让一个问题引起关注:是否要允许这样一个极权主义政体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大举扩张?我们是要与一个专制政权合谋,还是致力于加强自由、法治、市场经济和开放社会?德国人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似乎已经忘掉了他们的价值观。

在Döpfner看来,特朗普可能是一位有明显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美国总统,一半美国人、四分之三的欧洲人都鄙视他,但他也做出了几个正确的决定: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大幅减税、取消与伊朗的核协议、果断支持以色列、加大对欧洲人的压力以资助北约和停止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等。

Döpfner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与中国的任何合作都是极其危险的。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跨大西洋联盟处于危险之中,现在就连与美国的情报合作也受到了威胁。Döpfner称,如果华盛顿放弃与欧洲的密切情报合作,对欧洲安全和经济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换句话说,欧洲完全依赖与美国的情报合作。

所以Döpfner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面临两种结盟选择:一种选择是,尽管美国由特朗普当政,但还是必须深化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及其他亚洲民主国家站在一起。另外一种选择是,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和政治联盟。然而,也许有一天,欧洲人醒来后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中:站在中国及其专制伙伴俄罗斯、伊朗和其他专制国家一边。

Döpfner以德国人特有的悲情发出了他对世界将一分为二并爆发新冷战的大声呼吁,这一次是与中国的冷战。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关于钱的问题,这更关乎欧洲人的自由,关乎法律条文中最美的词汇:人的尊严(德国基本法第一条)。

智库

ECFR:欧洲的中国大梦已醒

5月29日,泛欧洲智库“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网站发表该会理事和联合创建人Mark Leonard的文章称,在多年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双边经济关系后,欧洲人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危险地依赖中国的贸易和投资。

欧盟和中国关系的思考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新冠病毒危机,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有计划地脱离中国、使供应链“多样化”的新争论。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欧盟与中国关系今后的新目标是,在减少欧洲对中国贸易和投资依赖的前提下,构建新的中欧关系。欧洲人新的共识是,应该抛弃对不可靠或专横的外国政府的一厢情愿,无论是对北京当局还是华盛顿政府。

这一新思路在欧盟高级官员近期的声明中显而易见。大多数欧洲政府不希望改变战略,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在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现实层面,他们迫切需要中国制造的医疗用品来度过病毒危机难关。但现在有三个因素改变了欧洲的战略计算,欧洲人很快就会把“多样化”的想法变成行动。

第一,是中国内部的长期变化。欧盟先前的中国政策是在所谓的趋同性上赌一把,即赌中国被迎入全球市场和机构后,将逐渐成为更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然而现在的中国变得更加专制独裁,中国市场对欧洲公司的热情降低。北京的标志性政策——“中国制造2025”、“中国标准2035”、“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迫使欧洲公司退出中国市场,而且还将中国的模式出口到国外。中国不仅争夺低附加值生产的份额,而且迅速爬上全球价值链高端,渗透到对欧洲未来至关重要的领域。

第二,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越来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早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广泛“脱钩”就已经开始,但这一变化来得相当突然,使欧洲人震惊。他们不得不担心,成为中美之间老鹰捉小鸡游戏的牺牲者。

第三,最令人惊讶的发展是,中国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的行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似乎以负责任的全球大国姿态崛起,在参与协调方面下功夫,甚至收购欧元,向现金短缺的经济体投资。现在则大异其趣,今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时,欧盟成员国向中国运送了近60吨医疗设备,其中大部分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而且在中国的请求下低调发送。但当病毒蔓延到欧洲时,中国政府高调宣传向欧洲提供“援助”,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欧洲国家购买的。

中国还在疫情危机掩护下,推行政治上有争议的经济交易。例如中国资助的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铁路计划,作为新冠肺炎危机紧急计划的一部分,在匈牙利立法机构夹带通过。同样,华为一直借助病毒危机,高调要求欧洲加快推出5G网络。在英国,一家中国国有风险投资基金,最近试图控制该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

自新冠病毒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已更反感中国的虚假信息宣传伎俩,并采取措施保护陷入困境的欧洲公司不致被中国投资者收购。但最严厉的举措尚未出台,欧洲人很快就会开始把“多样化”的说法变成行动。现在的新冠肺炎危机既显示了欧洲对中国的依赖,也暴露了北京的真实意图,欧洲对华战略正在转变之中。

SWP:美国更亲近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是德国专门从事安全与国际政治问题研究的重量级智库。2020年2月17日,该智库总监Volker Perthes接受参访,阐述了欧盟如何在美中对抗中站队及制定统一对华政策的必要性。鉴于SWP自1962年成立以来一直为德国联邦政府、国会和欧盟等机构的决策者提供高度专业的政策咨询,Perthes的意见因而极具分量,值得所有关心中欧(德)关系的人重视。

Perthes认为,国际体系中的头号强国(目前是美国)与挑战者(目前是中国)之间的冲突,在历史上总是改变了整个国际体系的特性。在今日世界,这意味着许多国际政治问题都必须要在美中对立的大框架下来看待。

Perthes表示,尽管美国总统几乎每天都在用他的行动表达,他实际上是在质疑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制衡制度,但美国仍然并将继续是一个坚定的民主国家,而且还是一个拥有两百多年民主经验的民主社会。因此,在特朗普与美国民主体制的斗争中,他很可能将是个例外现象。

Perthes因而认为,欧洲与美中保持等距不是解决方案。实际上,欧洲与美国更亲近,即使是那些对美国作为欧洲安全保障者失去信心的欧洲人,也不希望看到其自身安全和“欧洲生活方式”反而由中国来保障。相反,对华政策事关欧洲的自我伸张,即欧洲根据自主决定的优先级,统一制定自己的对华政策;该政策必须是超国家(欧盟层面)的,不能各国各自为政,仅仅由经济利益来驱动。

MERICS:对于新冠危机中的中德关系,现在是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德国另一家重要的中国研究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于5月15日发表了Barbara Pongratz的一篇文章。此文认为,在全球新冠危机之前,中德关系就已经很复杂了。政治关系已经恶化,特别是由于德国对香港民主和新疆人权的担忧日益增加。传统上运转良好的商业关系也遭受挫折。德国商界领袖首次开始公开讨论与中国合作伙伴做生意在政治、安全或声誉方面的风险。极具争议的华为参与5G建设的辩论表明,对华政策已经成为德国国内政治的一个因素。对德国商界领袖来说,考虑远离中国的“多元化”不再是禁忌。

随着疫情的全面爆发,中德关系只会变得更加复杂。除了对中国危机管理的质疑之外,新冠危机使人们更加明显地看到,中国开足马力宣传,以挽救其声誉并影响德国和欧洲的舆论。中国的公共外交力度加大,而且更具战略意义--中国大使馆、中联部和社交媒体都成为信息传递渠道。

德国媒体严厉批评中国影响舆论的企图,而德国政府则回避公开对抗。但是,德国的政治精英们将不得不就中国在德国施展影响力的问题表态。

新冠危机很可能将强化中德关系的现有趋势。

首先,这场危机将为关于德国对中国过度依赖、以及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讨论增添新的动力。其次,人们普遍担心中国企业利用危机猎获德国优质战略资产,这使得德国将加大投资审查力度。

这场危机凸显了许多欧洲政策制定者将中国同时视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对手。北京的危机管理和随之而来的国际(强硬)姿态,可能会使人们对北京及其全球领导能力的怀疑多于信心。

最后,这场危机很可能导致更多的德国决策者承认新的地缘政治现实,进而强调面对中国的崛起,欧盟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新冠危机显示了中国在整个欧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抓住欧洲国家危机管理应对不力的机会,以全球领袖的面目出现。

MERICS认为,尽管德国政府可能想回避对这些问题的公开表态,但考虑到严重的后果,不应阻止在德国就中德关系展开一场迟来的公开辩论。

分析

显然,德国的跨大西洋圈子(亲美派)要求德国加入日益高涨的美国对华攻势,他们正加大对柏林的压力,要求柏林加入美国与中国的“脱钩”。Döpfner解释说,“站队问题”已经到了“做出决定的时候了”,德国必须结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错误道路”。对他来说,世界正面临一场新的“体制对决”,其实质是一场新冷战。

而德国经济界则相当分裂。去年,在对德国公司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一半的人回答说,如果到了最坏的情况,必须在美中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将选择美国而非中国;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则表示,他们会站在中国一边。中国目前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目的国),而美国则是德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目的国),但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德国对华贸易是逆差)。

根据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计算,在疫情打击下,今年美国的经济产出将衰退8%,欧盟的经济衰退更可能高达12%,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5%。剧烈的危机和丧失全球优势地位的威胁使德国工商业陷入两难境地。目前,美国还没有看到尽快走出危机的迹象,而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面对站队可能产生的巨大经济后果,德国工商业界分歧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跨大西洋主义者将使用两种不同手段来推进其主张。一是强调柏林和布鲁塞尔的利益,即欧洲要成为独立的世界强权,就必须要有独立自主的强大产业。北约前秘书长Anders Fogh Rasmussen(也曾担任丹麦首相)近期就在德国一家主要日报上撰文称:毫无疑问,中国目前正试图利用新冠危机来攫取地缘政治优势。在此过程中,北京把重点放在了经济上。中国的战略建立在一个决定性优势基础之上,即中国将早于西方挺过这一流行病的高峰,并有能力再次行动。中国将能够向欧洲市场出口产品,或者进行战略投资,以低廉的价格从饱受危机困扰的欧盟国家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欧洲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改弦易辙,防止西方落入共产主义独裁的经济陷阱。

另一个手段是强调跨大西洋两岸对西方联盟的忠诚,现在美国已经明确决定支持与中国脱钩的政策,欧洲不得不效仿。Döpfner承认,脱钩的代价是高昂的,毕竟,仅德国经济每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就超过2000亿欧元。但与美国脱钩将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对欧洲打击更大。现在,尽管新冠病毒危机让欧洲经济备受打击,但却提供了“一个纠正错误道路的独特机会”。

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说,德国和欧盟对华态度复杂,多年来在价值观外交和经贸利益外交之间寻求平衡,现在又必须考虑到美中对抗的地缘政治态势,因此,其对华战略和政策正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目前,德欧各界正就此展开大辩论。很难否认的是,在新冠危机冲击下,北京用力过猛,反而导致欧盟和德国对华反感情绪上升,联美遏华派声势日隆。

西方国家的战略设计和政策制定,与奉行威权统治模式的国家大为不同,是一个国家、社会、媒体、企业和民众广泛密切互动的过程,往往不是自上而下,很大程度上是自下而上的。常常是首先由媒体来引发辩论、塑造氛围、说服和动员民众,而智库则进行专业的分析,向政府提供翔实可行的咨询建议,最后被政府采纳而成为明确具体的政策。因此,对于德欧媒体和智库精英的意见,决不可以等闲视之,他们的主张,往往是重大政策的前奏。

参考材料

https://www.infosperber.ch/Artikel/Politik/Axel-Springer-Mathias-Dopfner-USA-China-Entscheidung

https://www.ecfr.eu/article/commentary_the_end_of_europes_chinese_dream

https://www.swp-berlin.org/publikation/die-eu-muss-ein-gemeinsames-auftreten-gegenueber-china-organisieren/

https://www.merics.org/en/blog/sino-german-relations-corona-crisis-its-time-make-decisions

评论  

# G 2020-06-11 16:34
一言难尽!
回复
# W 2020-06-11 09:44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回复
# C 2020-06-11 07:42
其实,任何国家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欧美同样不例外。但关键在于,一种制度是否有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

如果关注西方媒体对其国内事务的报道,你会感觉天快塌了,因为铺天盖地都是问题和灾难。纽约时报居然指责特朗普在多重危机打击下像个被打翻在地的乌龟,四脚乱动。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引以为豪的自我反思和纠错机制在发挥作用。道理很简单,世界不完美,到处都是问题。你要解决问题,就得发现问题,就得允许人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批评者才是伟大的爱国者,他像啄木鸟一样把问题啄出来。

某朝缺乏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只有那些愚蠢的西方敌对势力,还在天天指责他,说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愚蠢的欧美人,殊不知他们正在免费倒逼某朝改进。其实,特朗普要想遏制某朝,只需要一招即可制敌,就是动员全世界大唱某朝赞歌,根本不需要又是制裁又是谴责的大动干戈。道理很简单,一个内部丧失自我反思能力的社会,又没有外部批评和压力逼迫,还有什么希望呢?其实中国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忠言逆耳,捧杀才是杀人不见血。
回复
# Bao 2020-06-11 07:42
联美制华,是欧洲的主流思想,也会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回复
# Liu L 2020-06-11 07:41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史记 周本纪
回复
# Chaoting 2020-06-10 14:40
欢迎各位发表高见!
回复